<返回 详情

晚年邓小平践行立党为公的三次伟大推动

作者:高继民 来源:《党史文苑》

[摘要]从1973年第二次复出到1992年的19年晚年岁月中,邓小平无论在主持全国党政军工作期间,还是处在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地位之后,在数次面临着事关个人荣辱得失的关键时刻,总是从党和国家的前途和长治久安出发,勇于担当,义无反顾,高风亮节,为立党为公作了最好的诠释。

立党为公,勇于担当,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在邓小平1973年第二次复出到1992年的晚年岁月中,在数次事关个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他义无反顾,高风亮节,无私无畏,为立党为公作了最好的诠释。

一、“文化大革命”后期,邓小平在坚持“文革”的理论和实践还是坚决纠“文革”错误的两难选择中,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文化大革命”后期,毛泽东对这场“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p12运动有所反思,并向全党发出了“现在,以安定为好。全党全军要团结。”“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2]p376的号召。...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