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的街头,你对那些有特色的建筑好奇过吗?
洛阳的建筑,就像这座城市一样:一面散发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一面洋溢着飘逸的现代风采,吸引着每个人的目光。
今天,洛洛带你一起欣赏『洛阳特色建筑』,与洛阳建筑来一场“跨越空间”的对话。
金殿朱阁,明灯万千,穿一袭锦绣衣裳,赴一场烟火繁华。这就是大家所喜爱的洛邑古城。白天的古城青砖黛瓦,人文气息浓厚,有衣袂轻扬的汉服姑娘、有银冠耀目的苗疆少年少女、还有英武豪迈的藏族男女……一步一景之间,尽显洛城的繁华。彤盏摇曳的长街古巷里,灯火辉映的琼殿朱阁间,一侧是现代的繁华,一侧是古老的静谧。洛邑古城是一座集文、游、玩、食、宿、购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旅游园区。园区内,文峰塔屹立千年,金元故城墙犹可寻,府文庙、四眼井、新潭遗址等历史遗迹星罗棋布;传统音乐、手工艺、曲艺民俗等非遗百态集聚于此。一城烟火繁华,随时等你“穿越”打卡~那些散落在城市深处的一座座古建筑,既是洛阳的文脉,也是洛阳厚重历史的载体,想读懂洛阳,或许你该来逛逛这些古建筑。作为隋唐时期都城的隋唐洛阳城始建于公元605年,历经隋、唐、五代、北宋,沿用530年之久,是中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也是我国现存隋唐时期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这巍峨的城门承载着悠悠历史与无尽荣耀,见证着朝代的更迭变化。游走在这座“门”字形巨大建筑群,唐时的恢弘气势仿若穿越千年归来,历史画面定格眼前。你可以在应天门穿越千年、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荣耀,可以在明堂、天堂感受古时建筑的华美、唐朝风华的无垠,可以在九洲池感受皇家园林的磅礴与婉约、灵动与静谧、奇幻与趣味。夜色中的亭台楼阁、殿堂庙宇,金碧相射,锦绣交辉,恍入盛唐。此外,立于大遗址之上的隋唐洛阳城景区,将历史文化与国潮美感融合,一大批集唐乐歌舞演艺、沉浸互动体验、文化社交休闲等元素为一体的新消费场景涌现,为网友呈现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神都”文化盛宴。地址:洛阳市西工区唐宫中路与宫隅路交叉口西150米“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这座古色古香的上阳宫,曾引得唐人吟咏上阳宫的诗词不胜枚举。上阳宫南临洛水,北连禁苑,建筑气势雄伟、园林风景秀美,各处小景展现唐宫廷文化。历史上的上阳宫始建于唐代,见证了盛唐的繁荣与昌盛。如今的上阳宫文化园依照唐代上阳宫的形制、地望而建,在这里可以一窥盛唐时期的造园艺术,也可以在上阳宫博物馆看到更多木雕和砖雕等精美的文物。观风殿、甘露殿、客省院和洞元堂,一座上阳宫,一砖一瓦都尽显盛唐风采。洛阳,最不缺的就是风景与人文,所以这里给人印象深的是“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厚重感,市井街巷也尽染十三朝的文化魅力。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门,位于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在夜晚灯光的照耀下,如今这座巍峨壮观的仿古城楼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显得恢宏大气。当你走在架于遗址之上的钢化玻璃栈道上,门道、马道、墩台、隔墙等遗迹就在脚下,一盏盏宫灯将门砧石、车道石等历史遗物点亮,在这强烈的沉浸感中,令人顷刻梦回大唐。经历朝代变迁更替,这座城门与城墙见证了历史的荣辱兴衰,也让我们看到了洛阳这座城市的厚积薄发!独具唐代风格的牡丹阁高高耸立在南山山顶,让其一亮相就成为洛阳城市文化新地标,也成为洛阳牡丹元素的新代表。仰头看去,牡丹博物馆主阁楼采用传统中央殿堂、四隅重楼的唐风建筑章法,地上11层总高69米,其中一、二层台基高15米;阁楼高54米,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塔式建筑。但当你站在观光层向北望去,还可以看到洛阳市中心城区的全景及城市现代轴线;向东可以远眺嵩山,俯瞰龙门,看到伊水穿城而过;向南可望见伏牛山层峦叠嶂,雄伟厚重;向西望去,远方的香麓山风光尽收眼底……在牡丹博物馆内色彩丰富的琉璃中,九朵造型各异的描金牡丹竞相开放。雍容华贵的牡丹与玲珑剔透的琉璃交相呼应,牡丹博物馆凭借着“高颜值”的建筑与艺术风格吸粉无数。地址:洛阳市洛龙区神韵路与龙缘路交叉口东北495米作为洛阳人,巍峨的朱樱塔是人尽皆知的标志性建筑。它是洛阳八小景之一,位于瀍河入洛河口附近,因附近遍植樱桃树,春日红花葳蕤而得名。作为瀍河靓丽风景线的朱樱塔,经常与花作伴,每当春天微风拂面时,总有暗香阵阵扑面而来,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极其雅致秀丽。走在厚重的青石板路上,用脚步丈量古城的历史,用心感受古城的沧桑变化。据《洛阳县志》记载,鼓楼原建于现在的老城青年宫广场,明朝万历年间建福王府时移建于东大街,清朝顺治年间和乾隆年间曾两次重修。鼓楼的基台用大青砖砌成,开有门洞供行人、车辆通行。基台南北两侧有台阶可以登楼,上为二层重楼。门洞的东西两端上部均镶有石匾,东端刻“就日”二字,西端刻“瞻云”二字。基台上的重楼内存有一口大钟,据传,钟敲响后能与白马寺内的大钟共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穿梭的人群,为这座沉寂了多年的古老建筑注入了生机和灵魂。这种古老与现代生活的交汇,已经成为洛阳这座城市最独特的景观。木质的坡屋顶、红色的砖瓦、绿色的窗户……涧西区的几处“苏式建筑群”,透着浓浓的年代感,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过去。洛阳涧西苏式建筑群是指“一五”期间,苏联在洛援建重点工程时建造的厂房和生活区等,主要包括一拖、中铝洛铜等企业的厂房,以及涧西区2号街坊、10号街坊等苏式建筑。是涧西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中苏合璧的建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冲刷,却依然显得华美庄严。绿树掩映中醒目的红色老房子,格外吸人眼球。无论是原汁原味的古风建筑,还是见证历史变迁的苏式建筑群,亦或是融合多种特色的潮流街区,这些建筑各得其美。当然,这种美不止美在外表,它们背后的人文情怀与历史故事更值得我们去探索。洛阳建筑不止“网红”景区(景点),还有藏在街巷里的宝藏文化地。在老城区北大街北口的喧闹繁华处,坐落着一座飞檐斗拱、古朴典雅的古建筑,它就是全国首家老子文化专题博物馆——洛阳老子纪念馆。洛阳老子纪念馆是在祖师庙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祖师庙建于元末明初,是为了纪念道教的始祖老子而建的。清朝时期,这里曾经供奉过道教中镇守北方的神灵真武大帝,所以又被称为真武庙或玄武庙。在清朝末年这里又重新改为祖师庙。2006年,祖师庙凭借其大殿及殿内典型元代风格的梁架结构,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师庙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现存前殿、大殿和东耳房。其中,大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3间,殿内左右暖阁各1间,歇山顶,四周斗拱,飞檐起翘,琉璃瓦覆盖,顶部正脊两端有陶塑龙吻,脊背饰龙、荷花彩陶浮雕,殿顶四角戗背上塑四神。2012年,为纪念老子,洛阳市在祖师庙筹建了洛阳老子纪念馆。进入纪念馆,院门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八个字,传递着老子的智慧。时光如白驹过隙,这座古建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早已与洛阳人的生活深深相融了。作为洛阳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标志性建筑物,无论你在城市的哪个角落,抬头皆能望见洛阳电视塔的曼妙身影。夜晚,它利落骨感的造型像是“埃菲尔铁塔”,顶部的球状结构又让它看起来刚柔并济,充满现代感。沉浸在夜晚流动的浪漫中,洛阳电视塔如一朵绚烂的世纪之花,在白驹过隙的时光里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存在便是看尽洛阳络绎不绝的繁华盛景。洛阳新区体育场位于新区开元大道人工湖西侧,充分显示了体育建筑的力与美。实体墙和玻璃幕墙相结合,时尚现代的建筑并非与历史悠久的洛阳城格格不入,而是天衣无缝、完美融合,彰显了古都洛阳的兼收并蓄。这里承载了多次大型运动盛事和让人为之兴奋尖叫的演唱会,是不少洛阳人曾怀念的青春记忆。尽管岁月更迭,作为洛阳标志性的建筑和景点,它们风华依旧,庇护着洛阳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人文古韵和市井烟火。有空,来洛阳街头逛一逛,邂逅一场有关洛阳建筑的视觉盛宴吧!
为落实洛阳市委市政府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工作要求,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洛阳网启动“洛阳文旅城市焕新计划”,开设“潮起潮洛”栏目。欢迎各界潮人积极投稿。(详情点击☛超600万次!洛阳又火了!)
—END—
部分图片来源:洛报集团
统 筹:白银龙
主 编:刘宝文 责 编:许冰倩
校 审:李赟哲 编 辑:焦小喻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