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柳琴戏俗称拉魂腔,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戏曲形式,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枣庄柳琴戏是柳琴戏的一种形式,属于中国地方戏曲,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研究柳琴戏,是对民族戏曲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民族戏曲音乐的传承。我们应当去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它的内涵,丰富它的色彩,促使它放出应有的光彩。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也称拉呼腔、拉后腔等。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多年,属于民间文化。在旧社会中,只要村子里有拉魂腔出现,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围坐在表演者周围,倾听它的旋律,迷失在拉魂腔的艺术中,就好像把人们的魂都拉丢了似的。因为它对普通老百姓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又叫“拉魂腔”。
枣庄柳琴戏的曲调融合了山东枣庄、滕县一带的民间小调、“锣鼓冲子”、“花鼓”和“四句腔”的曲艺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