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我看“中”!六月,请到龙门来!

作者:佚名 来源:《龙门石窟》


🌈


太酷啦!今天(6月4日),各大官媒接连报道: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之后,月表呈现一个“中”字。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上午发了一条微博:我看“中”!


△图源:人民网


“这笔迹我认识,嫦娥写的”“中!中!我看中!”……网友们纷纷趣味评论分享,将属于六月开篇的好消息传递下去。


关于六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知。有的人觉得六月的夏天冗长、闷热;有的人觉得它明媚、灿烂、生机勃勃。龙龙倒是觉得,此时的初夏是最舒适,也最快乐的阶段,这时枝叶间洒下斑驳阳光,空气中弥漫着自然的味道。


六月,龙门绿树成荫、鸟鸣山涧、伊水清澈、一路徐徐清风,😜来这里,我看中!




初夏六月,你我可以徜徉在钟灵毓秀的龙门山色里,远离城市喧嚣,驻足这优美山色中,感受自然魅力。



漫步在沿河的青石板路上,看看山,听听水,欣赏着时而飞过水面的白鹭,一幅美不胜收的龙门画卷令人惊艳,让人沉醉在龙门的山景水色,宜人风光,以及气势磅礴的佛像中。



又或者乘坐游船,穿梭于龙门伊阙,蓝天、绿水、龙门桥,还有两岸青山与石窟形成的绝美风景,在眼前徐徐展开,一切烦恼烟消云散,享受独属于你的美好时光。




夏日龙门两山葱茏翠绿、巍峨壮观,山风环绕丝丝沁凉,伊水潺潺清澈碧透,满山翠柏之中万千佛龛掩映,是避暑的首选之地。



景区内森林覆盖率极高,植被茂密,气温要比城区低上几度,呼吸着新鲜空气,沁人心脾的凉爽之感扑面而来。



穿过密林幽境,登上香山寺眺望龙门两岸,品读白园中的字里行间,整个人由内而外的散发着“心静自然凉”的气息,耳边的风不再是风,是诗,是文化的呢喃。





夜晚,伊河岸边,翠柳随风摇曳,一条条灯带将漫水桥、龙门桥、夹岸两山和亭台楼阁装扮得分外美丽。灯光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为伊河披上霓裳。



石窟中明黄的灯光点缀山间,昆虫的叫声似远处微声的乐曲。灯火阑珊为石窟镀上一抹朦胧,龙门石刻的美,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展现。



或许你见过龙门石窟在阳光下的宏伟身姿,但却未必认真感受过,它在夜幕下的迷人魅力,在六月,追着日落,吹着晚风,来感受夜游龙门吧。





这里是举世闻名的石刻艺术宝库,有精美绝伦的雕刻艺术,悠久的历史传奇。两岸崖壁2300余个窟龛、10万余尊佛像的恢弘气势,令人叹为观止。



手持排箫、琵琶、鼓笛的伎乐天;剽悍勇猛的天王力士;纯真无邪的弟子;轻盈飘舞的飞天;奇花异卉、珍禽神兽、瑞鸟宝塔、背光火焰……龙门石窟的魅力所在,就是将艺术融汇于古代生活中,呈现出超越时空的艺术之美。





这里保留着大量建筑、书法、舞蹈、服饰、美术、医药、外交等方面的实物史料,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时尚,是一所集“中华文化之大成”的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



这里亦有着“古碑林”的美誉,《龙门二十品》《伊阙佛龛之碑》《陈抟十字卷碑》《宋真宗龙门铭碑》等等,这些不同朝代、不同字体的书法精品汇集在龙门,向世人展示着中国汉字之美。



漫步在古朴的龙门古道上,欣赏着沿壁一尊尊精美的石刻造像、历经沧桑的碑刻、佛龛仿佛也在诉说着魏唐的荣耀……




从古至今,龙门石窟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印记,诗人们用诗词将伊水两岸秀美的风光描写的淋漓尽致,传承千年的诗情画意浸润在龙门的山水之间。



看一看龙门的山水,吹一吹香山寺的晚风,听一听山泉水的叮咚,凝望卢舍那的微笑,探寻着古人留下的痕迹,醉倒在龙门的诗意里,别提多自在。



将风雅融入石窟造像,将古意筑就屋瓦廊柱,时间的故事都在龙门石窟的风光里。亲近山水,接触自然,感受文字,发现生活的美好,不如就从这里开始。


看秀丽山色,听伊水潺潺,赏精美石刻,六月,请到龙门来!



图片龙门石窟、人民网

编辑丨李赟哲

审核 | 姜艺莎 杜岚馨

监制 | 张娴 史丽华




龙门石窟
出|游|指|南


龙门石窟
新|媒|体|矩|阵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