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代张俞的诗句大家耳熟能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生产丝织物的国家,丝质织物的历史十分悠久。“罗、绮”作为古代高级丝织面料,常以富丽华美的形象出现于诗词当中。如汉人张衡《西京赋》中描述“似不任乎罗绮”;又如南朝梁武帝萧衍“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唐人杜荀鹤“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那“罗、绮”究竟是什么?何时出现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发展呢?
面料的织造通常涉及经线与纬线,经纬线交织形成织物,在此基础上又有多种变化,从而演化为名目繁多的各类织物。
「罗」最早出现于商代,是一种轻薄的丝织面料,适合夏天穿着,触感轻软如纱却比纱牢固。其使用绞经法梭织而成,即经线绞转后与纬线交织,形成椒眼状的孔,质地均匀结构稀疏,有的甚至薄若烟雾,如湖南长沙和湖北江陵一带出土西汉初年细绣纹沙罗,...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