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从《老马》一诗中看 臧克家 与30年代诗歌流派的关系

作者:李倩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摘要:写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老马》是臧克家的代表作。《老马》和三十年代的诗歌流派有没有关系呢,从中我们是否还可以折射出臧克家本人与三十年代诗歌流派的关系。本文笔者就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写于1932年的《老马》一经发表便引起了轰动。臧克家在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写的《烙印——再版后志》中说:“我讨厌神秘派的诗,也讨厌剥去外套露出骷髅的诗。我有一个野心,我想给新诗一个有力的生命。”1934年他在《论新诗》里,对新月派,现代派和中国诗歌会都有所指责。他认为徐志摩的诗过分注意外形上的修饰,而内容“装满了闲情——爱和风花雪月”;现代派的戴望舒,以“神秘派的诗的形式”,“表现一种清淡迷离的情感和意象”;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多数又流于口号的呼喊,缺乏艺术性和审美性。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臧克家的诗与30...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