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老通航人不知道, 最早我国的通用航空被叫作“专业航空”,非常贴切描述了我国长期以来通航产业的特点:为其他“有钱”产业提供“专业”服务获得生存资源,典型的依靠“出口”获得发展的“外需型”经济模式,与欧美通航依靠众多飞行爱好者通过飞行主题本身的消费行为撬动整个产业链的“内需型”经济模式有天壤之别。
但近年来,中国通航逐步开始出现从“专业级”市场向“消费级”市场拓展的现象,包括空中游览、飞行体验、短途运输等直接面向大众消费的产品服务在涌现,甚至航空文化成为众多企业重点挖掘的市场,包括航空主题衍生品开发、飞行体验馆、航空VR体验馆、航空主题亲子活动、青少年航空夏令营等,而将这些细分服务集合起来的典型模式就是“航空博物馆”,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题。
航空博物馆目前更多的是政府项目,主要功能是青少年航空科普,比较少看到纯商业化的航空博物馆。如果要启动通航的消费级市场,除了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外,更多需要市...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