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省,又名曾省之。1899年出身于浙江瑞安县一个农民家庭。1914年从瑞安县立中学毕业后,进入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科。1917年专科毕业,留校任教。1919年,南京高等师范改为东南大学,转入该校生物系任教,同时补习必修课程,完成本科规定的学分,于1924年获学士学位。1927年初,任南京市郊农民协会干事,从事农民福利工作。1928年回中央大学(原东南大学)继续任教。1929年得到中华文化基金会资助,前往法国里昂大学理学院攻读昆虫学、寄生虫学和真菌学研究生。1931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后任瑞士暖狭登大学研究员。1932年,受聘于青岛大学任生物系主任兼教授。1934年前往济南筹建农学院,并任院长。1935年秋,应邀任四川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1946年,先在汉口商品检验局任技正,兼湖北省农学院教授和植物病虫害系主任。1947年,任华中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授。1951年参与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后改名为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备,并任副所长兼植物保护系主任、研究员。1957年,在武汉市科技界向科学进军誓师大会上,作为武汉市科技代表、主席团成员,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同年,调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负责昆虫标本室工作,并主持《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1—2集)编审工作。1968年辞世。曾省先生曾任湖北省民主同盟委员,武汉市政协委员,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全国植保学会理事。 李修睦,1910年出生,安徽和县人。8岁进村私塾读书,半年后入和县戚桥镇第二高等小学读二年级。1925年夏,考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初二的插班生。1927年考入南京中学,高二时因交不起学费而回家。1928年秋,经人介绍到合山县一个地主家的私塾教英语和数学。1929年春,回和县绰镇小学教书,自学完高中全部课程。同年夏,考取南京中央大学数学系。因学校闹学潮耽搁半年,1933年寒假才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后,到南京汇文女子中学教数学半年,还清由老师担保缓缴的学费及贷款,获得学士文凭。此后在北碚四川中学师范部、成都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学校任教。1948年受聘担任华中大学教授,1952年他筹建的数学系成立,担任教授兼系主任。1978年,作为湖北省特邀代表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后一直在华中师范大学工作,为名誉系主任,直到1991年病逝。李修睦先生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及湖北省暨武汉市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论研究会理事长,中美图论研究会理事,还担任《数学通讯》主编多年。 应崇福,浙江宁波人,1918年出生。1940年毕业于华中大学物理系。大学的毕业论文是关于当时出现不久的电视物理的一篇综述。1944年他获得清华大学物理系硕士学位。他的硕士论文涉及统计力学。1940—1941年、1943—1948年两度在华中大学物理系任教。1948年,应崇福靠华中大学提供的路费和美国布朗大学提供的助学金赴布朗大学物理系学习,1952年以全A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涉及电子物理,虽只有短短的两页,但提出了不同的机理和观点,得到了老师的赞同。1951—1955年在美国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做研究工作。1955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先后在应用物理所、电子所、声学所、物理所任研究员,曾任研究室主任和副所长。担任过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应用声学》主编、美国《波动》及英国《超声学》的国际编委。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11年在北京去世。 景才瑞,1924年出生,山西省临晋县人(今临猗县)。曾在西安力行中学、陕西省立西安第二中学、陕西省立蒲城中学(尧山中学)、陕西省立兴国中学、中正中学、兰州西北师范学院、重庆中央大学求学。194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理学院地理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在北平考入华北大学二部史地系。结业后分配到天津南开中学任地理教员、政治教员、副教导主任。后调任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局视导员,天津教师学院教研员,天津师范学院史地系地理教研室副主任、业余部副主任、地理专修科副主任、地理系教研室主任。1955年选派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部进修班进修。1958年调华中师范学院地理系,先后任地质地貌教研室主任、研究室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李四光研究中心主任。1965年借调任地质部西南第四纪冰川专业考察队技术负责人。曾任湖北省政协委员、全国高校第四纪地质教研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兼长江分会副主任、湖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湖北省李四光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湖北省科协委员、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兼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旅游学会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编委兼“华中地区”主编。曾受到湖北省科学大会奖励,被授予湖北省高校先进科研工作者、湖北科技精英称号,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湖北省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景龄,1927年出生,湖北武汉人。1946年就读于私立华中大学化学系。1951年任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秘书室主任秘书、华中大学秘书室秘书。1952年在华中师范学院化学系任教。1956年至1958年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和天津南开大学化学系进修学习。1958年就读于苏联喀山基洛夫化工学院攻读有机磷化学,师从国际有机磷化学奠基人之一阿尔布佐夫,1962年获副博士学位。1962年回到华中师范学院化学系任教。1984年任华中师范学院副院长。1980年任华中师范大学农药所所长。1991年任华中师范大学农药所名誉所长。1993年病逝于武汉。曾任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科技顾问团副团长、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农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委员会高校有机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曾获“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科技精英”、“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