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小说几乎全被改编为影视剧作,而且有些小说改编成不同版本的同名或异名影视剧作。他的小说《家》曾在上海和香港四度被改编为电影,在上海和重庆两度改编为话剧,这是中国影视剧的编剧史上无前例的事件。是什么因素使得小说《家》不断地被改编?作为电影和戏剧资源的《家》,其文本内部有什么魅力值得当时的电影艺术工作者不厌其烦地改编它?这又给文学文本的影视改编留下多少启示呢?
一、各种文本之《家》
巴金的作品(特别是小说)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读者和观众。如果说巴金小说中的激情和朝气成就了他在当时的地位,也很快促进了该小说被改编为影视剧作,那么,作为以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又呈现出了怎样的景观呢?
在1940年代,小说《家》又被两度改编为戏剧:1.1941年,由吴天改编,李健吾、陈西禾、于伶等校对,上海剧艺社在法租界拉斐...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