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的援朝抗倭战争,是一场对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有着深远影响的国际战争(对于这场战争,朝鲜称为“壬辰、丁酉倭乱”,日本称为“文禄、庆长之役”)。公元1590年,丰臣秀吉(1537-1598)统一日本,遂于1592年4月进攻朝鲜,势如破竹。应朝鲜政府之请,明军自7月起陆续入朝抗倭,并于1593年1月赢得平壤战役的重大胜利。但不久,由于主帅轻敌致败。其后,双方基本停战,进行和谈。公元1597年初,丰臣秀吉复派兵侵朝,同年秋被明军击败,退守半岛南部沿海狭小地带。此后,双方互有胜负。次年秋,丰臣秀吉病死。明、朝军民最终取得胜利。事实证明,日本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然而,历史真相并非如我们所说的那么简单,四百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顾、解析这场战争的时候,发现其实我们赢得并不轻松。以下,本文将以明、朝方的最高决策者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1620)对战争的态度和处理为线索,分析其在战争中的决策失误及其原因,以此让更多的人更深...
一、战争前——无视情报,疏于防范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