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孔子的“和而不同”是继承春秋前“和”、“同”概念,尤其是史伯和晏婴的“和同之辩”基础上形成的。“和而不同”充满朴素的辩证因素,显示出深刻的理论意义。时至今日,“和而不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借鉴价值。
“和”或“和谐”一直以一种内在的本质的精神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把上下、内外的高度的和谐作为真善美的最高境界,生活的最佳状态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现如今中国更是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儒家的和谐观是一种充满辩证精神的普遍的和谐观。孔子“和而不同”思想是其中最根本的内容。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探索“和而不同”的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孔子“和而不同”的来源
“和”“同”二字最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出现,《尚书》、《周易》、《周礼》、《国语》、《左传》等典籍中也都有“和”、“...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