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国旗

作者:柯 云 丽 阳 来源:《文史月刊》

早在1895年2月20日,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会议上,他就决定以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旗取代满清之黄龙旗,作为广州起义的旗帜。为此并作了解释说:“旗底蓝色,以示青天,叉光代表12个干支,应排成12个。”孙还在一张明信片上手绘了青天白日的比例尺寸。孰料广州起义失败,陆皓东被捕殉难,此旗未能与世见面。但1900年的惠州三洲田起义和南洋各埠创立中和堂,都是使用的青天白日旗。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后,再次讨论中华民国国旗的形式。与会者各持己见。廖仲恺提出井字式,表示井田之义。有的提议金瓜钺斧式,以发扬汉族精神。有的提议18星式,以代表我国长城以南的直、鲁、豫、江、浙、皖、晋、陕、甘、川、鄂、赣、湘、黔、闽、粤、桂、滇等18省。有的提议五色式(即红、黄、蓝、白、黑五条色带横排组成,分别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以顺应中国历史之习惯。黄兴赞成用井字式,...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