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极端天气下的多种设计方案

作者:Skye Mo 来源:《《第一财经》 2024年9期》

从福建龙岩、广东梅州、贵州镇远、湖南平江,到江西的景德镇、乐平、永修,今夏入汛以来,长江中下游频发的水患和北方地区的异常高温让全国26个省市遭受洪涝灾害,数以万计的民众受灾,财物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梅州在2022年已经宣布了海绵城市规划,但因极端暴雨,6月时遭遇了今年夏季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有33个乡镇受灾,超过10万人被疏散。这是否意味着海绵城市的局限性?又或者意味着进一步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将引发更大的争议?

在中国的语境下,海绵城市是一个跟洪涝灾害紧密相关的设计概念。

早在2015年,海绵城市理念正式被纳入中国的城市规划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当年发布的75号文件《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建造海绵城市成了一项全国性的“景观设计运动”。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项目超过4万个,代表人物包括俞孔坚和他的土人设计。

01 土人设计所做的改造项目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图片提供:土人设计。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