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衡,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籍贯四川宜宾,而大半生的生活阅历却与直隶(今河北省)紧密相连。
陈彦衡少年时思想开明,对科举的八股文不上心,却非常喜爱读韩愈、柳宗元和苏东坡的文章,因此他虽然得以考中秀才,却未能考中举人。陈彦衡的父亲陈芸笙任山东胶州知府,设法将陈彦衡以官员子弟身份送入国子监,成为了国学生员。国学生员也可任官职而进入仕途。经父亲陈芸笙多方通融,陈彦衡以国学生员的身份被专管官员升降的吏部分配到云南罗平州任知州。虽然陈彦衡经父亲苦心“曲线”得以进入仕途,却没去云南罗平州上任知州,而在保定的直隶总督署候补知县。知州为一州统辖数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品级为五品,而知县为掌一县的行政长官,品级为七品。官级相差两级,而且陈彦衡在直隶总督署还是个候补知县。这是为什么呢?陈彦衡自有他的想法。
陈彦衡本来就对官场仕途不感兴趣,而对音乐特别喜爱,且悟性极高,先学七弦琴,受到山东七弦琴高手金子纯的亲授,造诣高深...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