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殷墟——商朝文化遗址

作者:佚名 来源:《老曹谈历史》

“殷墟”是我国商朝后期的文化遗址。商朝从第20个王盘庚起就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因此,史书上又称商朝为“殷代”、“殷商”或“殷朝”。周武王灭商后,殷都被废弃,逐渐荒芜,时间久了,就变成废墟,慢慢地被埋没在地下,后来人们就叫它为“殷墟”。

“殷墟”是在清朝末年被偶然发现的。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耕地时,挖出一些石器、玉器、铜器、骨角器物和甲骨等。起初,他们将甲骨当成中药“龙骨”卖给中药店。后来发现这些“龙骨”上刻有文字,于是就和其它古器物一起卖给古董商人。经过收藏家的研究,终于认出甲骨上面刻的是商朝文字,甲骨和古器物是商朝的遗物。由于在小屯村发现了甲骨文,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对“殷墟”的极大重视。从1928年到1937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殷墟”进行了考古发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进行了...

通过对安阳“殷墟”的发掘和出土文物的研究,不仅可确定安阳小屯一带是商朝后期的国都,而且可以证实商朝是一个...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