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洪武年间文字狱是明朝文坛甚至中国文坛的一次浩劫。究其原因,与明朝开国特殊的君与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明朝文字狱对中国文化造成极大损失,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缺口。
提到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人们大多会想到唐诗宋词元曲,而明代的文坛却无可提及。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朝廷上既多次讲到“乱世用武,治世用文”,后又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明朝学校普及而文学水平却急速下降呢?笔者通过对洪武年间文字狱个案的梳理与分析,揭示上述特殊现象的原因。
一、文字狱的类型
纵观洪武一朝发生的文字狱,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用字因音同、音近而发动文字狱的。在公文或表章中使用的文字,因与他字字音相同或相近而引发文字之狱的事例,在朱元璋统治时期发生了很多。如: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因为都司所作的《万寿表》中有“垂子...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