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显宦陈夔龙在其自传《梦蕉亭杂记》中,曾如此概括满族重臣荣禄病殁之影响:“国家大政有二,曰行政,曰治兵。综光绪一朝,荣文忠公实为此中枢纽。文忠没而国运亦沦夷。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斯言岂不谅哉!”陈于清季政坛得以发迹,荣禄其间多有庇佑回护,故此番评论,不免有溢美之嫌。然揆诸晚清政局,荣氏一人在军政两界之份量与作为,确也堪称“枢纽”,无怪乎《清史稿》称其“久直内廷,得太后信仗。眷顾之隆,一时无比。事无钜细,常待一言决焉”。只是百余年来,学界对此一流政治人物的研究,却始终处于“运动战”状态,缺乏令人信服的“攻坚”之作。荣禄之形象也常给人一种“有地位,没面目”的模糊印象。
如此尴尬情形,绝非学人有意为之,更多怕是客观因素所致。仔细想来,荣禄作为晚清重臣,身历咸、同、光三朝变迁,宦海沉浮四十余载,涉世愈深,故愈谨慎,所留存文字愈稀;与高层隐秘行事风格迥异,伴随清末官方舆论管控松弛及报刊等新式媒体的兴...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