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槟榔消费需求的历史变迁
古籍很早就有关于槟榔的记载。东汉·杨孚在《异物志》对槟榔有如下描述:“槟榔若荀生竿,种之精硬,引茎直上,不生枝叶,…… 因拆裂出若黍穗,无花而为实,大如桃李,剖其上皮,煮其肤,熟而贯之,硬如干枣,以扶留叶、古贲灰并食,下气及宿食、去虫消谷,饮啖设为口实”;又说:“槟榔可以忘忧”。(1)可见当时人们对槟榔的栽培和效用有了一定的认识。槟榔作为一种热带植物,古人早就认识到 “其性不耐霜,不得北植”,“越徐闻则不宜”,“唯海南地暖,土产最宜”。由此可见,将槟榔开发为一种栽培植物,海南岛原始居民应是最早的实践者。
在古代,人们对槟榔的认识主要是防治疾病的效用,尤其是“槟榔除瘴说”更是医者认同。古籍上凡提及槟榔,均指明其:“辟膻、消食、去虫、除瘴”之药效。晋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槟榔,“气味辛温无毒,主治消谷,逐水除痰,杀三虫,伏尸寸白”。唐刘恂在《岭表录异》记述:“两广地...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