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第十年,TA凭什么?

作者:佚名

10月15日,《中国好声音》(以下简称“《好声音》”)正式迎来第十年的总冠军。有些网友是看到#中国好声音总决赛#、#伍珂玥中国好声音冠军#的微博热搜,才意识到今年的《好声音》已经收官。作为一个老牌IP,《好声音》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已无法和巅峰时期相比。这是观众对强模式节目不可避免的审美疲劳,也是电视媒介在新媒体时代的无奈式微。但与它竞争的那些“同期生”,有的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有的坚持许久,最终也只能停播。纵观十年音综市场,潮起潮落,只有《好声音》活到了现在,依然是高成本、大制作,现场乐队伴奏,学员全开麦、无垫音。于是我们不禁好奇:为何《好声音》可以做到第十年?它是靠什么在变幻莫测的综艺市场成功存活?又该如何应对短视频时代的冲击?未来的导师人选还能有谁?或许找出这档国民综艺的“生存法则”,在音乐综艺集体衰退的当下,尤为重要。《中国好声音》2021导师合影:汪峰、廖昌永、李荣浩、李克勤“你的梦想是什么?”仔细看看,《好声音》其实活得还不错。截至10月14日,娱理工作室接连打开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发现临近决赛的《好声音》在三大平台相关排行榜里分别位列第一、第二和第四名。在云合数据刚刚发布的《2021Q3综艺网播表现及用户分析》报告中,《好声音》以4.06亿正片有效播放量和12.31%的市场占有率,高居Q3全网电视综艺第二位,仅次于《奔跑吧》第5季。数据表现可圈可点。

截图自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及云合数据

大约三年前,我曾拿着不断下滑的收视率追问金磊的想法,作为灿星总裁、《中国好声音》总导演,他其实很在意这些数字,比如平均收视到底能不能“破2.0”。此次再见金磊,他不再执着于某一数字,《好声音》的收视率也渐渐稳定在2.3左右。他告诉娱理工作室:“固守在电视机前的人群不可能再增加,这已经是一个定论,我们现在不太奢望收视率能破3,或者变得更高。但是如果今年我们在三大平台跌出榜单前5,那就要重新思考自己了,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节目。”回到2012年,《好声音》能够一炮而红有诸多方面的因素——选秀节目出现断层、等待多时的无名歌手、盲选模式的新鲜感、导师权力的转换……在这其中,最能触动观众“爽点”的是看着学员从草根到歌手的跨越。说到底,《好声音》就是重金搭台,为己造星,帮人逐梦。《中国好声音》2021五强合影《好声音》确实做到了。在巅峰时期,《好声音》的造星能力绝对超过如今任何平台选秀,从这里走出去的选手受众覆盖面更广,舞台传播度更高。随着关注度下降,近几年被记住的冠军可能只有单依纯,眼下依然活跃于大众视野的梁博、吉克隽逸、周深、袁娅维、张碧晨、吴莫愁等,全部来自于前三季。“大家看过了梁博、周深、张碧晨之后,都觉得今天(节目)没有比他们更好的了,但是你说乐坛到现在,有没有比王菲、那英更好的,这么多年都没有出现,所以它需要到一定的时候才会长成,这个不是节目能够催熟的东西。”“好声音”的挖掘总会有瓶颈的时候,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此前金磊认为除才华之外,最想找的是真正有魅力的人,这个魅力不仅是个性,还要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当下时代特质。“他/她可能是一面镜子,让每个观众去对照出自己。”但符合要求的“镜子”少之又少。据悉,起初节目都是先通过地毯式搜索,再由导演组点对点发出定向邀请。几季之后,“好声音”紧缺,团队不得不和其他节目一样开设面试通道,下沉到三、四、五线城市。2017年的冠军扎西平措就是这样被发现的。扎西平措夺冠时刻2018年之后,金磊变得越来越有信心,他和我们分享了一组数字:“随着95后、00后长大成人、步入社会,从2019年开始,95后、00后的报名比例已经超过了90%,每年大约有几十万人报名《好声音》,说明新生代们也是认可这个舞台,很多人把它当作艺术道路上的一次仪式,想要来‘盖一个章’。”就在上个月,娱理工作室受邀来到《好声音》“11强争夺战”的现场,有位遗憾止步的学员在发表临别感言时说:“这个舞台在我父母心里就是殿堂级的存在,我能站在这里就已经赢了。”《中国好声音》2021二十四强合影“中国好原创”《好声音》最火的时候有两大利器:一个令观众惊喜的好嗓子,一首能被快速传唱的“宝藏歌曲”。走到第十年,具有这种特质的歌逐渐稀缺。这不是《好声音》一档节目遇到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音乐综艺,还是以音乐为主的选秀综艺,节目中表演的歌曲大多都在“吃老本”,吃华语乐坛的“老本”。有网友曾总结“《我是歌手》被翻唱最多的歌手”名单,前五名分别是张学友、张惠妹、王菲、苏芮、崔健,全都是上世纪出道的大前辈;去年在《青春有你2》靠“喜剧”出圈的“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改编自陶喆2002年《黑色柳丁》专辑中的《MELODY》,距今已经19年了。于是老歌听腻了,新歌又不够流行,学员到底该唱什么?《中国好声音》2021这次也请来了香港乐坛的大前辈李克勤当导师另一边,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短视频的迅速爆发,不仅瓜分着人们的娱乐时间,还拓宽了大众的听歌渠道。有些“宝藏歌曲”早就在音乐平台上获得“999+”评论数,不一定要通过音综才能红。面对这些变化,金磊选择拥抱更多元的音乐风格,同时增加原创音乐的比例。“在垂类音乐节目还没出现的时候,《好声音》第一年就出现了爵士音乐和Soul,这在当时是非常小众的。2014年、2015年开始有Rapper出现,比如陈梓童、万妮达,之后又有电子音乐、阿卡贝拉等等,包括民谣、摇滚我们也一直都有,还有过黑嗓和国风二次元的结合。我记得第一年袁娅维淘汰的时候,刘欢老师就跟现场评委们说,未来我们的音乐榜单能不能去分类,专门有主流的、摇滚的、民谣的、爵士的。我觉得我们好像为之后嘻哈、乐队节目的爆发,打下了挺好的基础。九年过去了,《好声音》还是要坚持对最多元的音乐、对先锋音乐类型给予鼓励。”从《中国好声音》走出来的陈梓童、袁娅维、万妮达与此同时,提高了创作型学员的比例后,节目原创作品数量突飞猛涨,以至于有观众开玩笑地说:“这里应该是《中国好原创》。”金磊表示,李荣浩、廖昌永在指导学员时,也经常鼓励大家拿自己好的原创作品去拼。此前“11强争夺战”共有11组1V1 PK表演,其中原创歌曲多达8首,囊括了说唱、抒情、摇滚、藏语、粤语。先一步靠短视频走红的王靖雯,在《好声音》舞台几乎场场原创,携作品不断登上微博热搜。《中国好声音》2021舞台上的王靖雯原创虽然新鲜,但传播起来又存在天然的壁垒,尤其是略显稚嫩的作品。金磊一直在找寻二者之间的平衡尺度。“你不得不承认,首先学员越来越少听老歌,现在的年轻人,95后、00后,你让他们去听以前四大天王的歌,或者说真正20世纪、21世纪初的一些歌,可能除周杰伦的歌以外,很多老歌他们真的不听,你再让他们去翻唱,唱的是不属于他们自己的内在表达。其实现在各大平台上面,可能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素人发了一首歌,这个歌特别接地气或怎么样,然后大街小巷一下子就传唱开了。这种现象在这两年特别明显。”《中国好声音》2021,导师李克勤与学员们的合作舞台十年音综《好声音》的十年,是综艺市场极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娱乐方式快速迭代的十年。特别是台网关系的逐步转换,网络综艺的关注度和话语权逐渐上升,由此孵化出更多新型制作公司,也促使嘻哈、街舞、男/女团选秀、脱口秀、乐队、电音等各种垂类节目井喷式爆发。相比于坚守合家欢路线的电视综艺,网综、或者说网络平台在年轻群体中显得更富生命力,占据一定的娱乐话语权。但金磊认为这不代表《好声音》不属于年轻人,尤其是超过90%的95后、00后学员数量,让节目天然地与当下年轻人形成连接。这也是品牌客户始终选择《好声音》的重要原因。“赞助商首先考虑的一定是拥抱年轻人,这跟我们节目逻辑是一样的。当然这几年客户的确不像多年以前了,但我们还是有很好的合作伙伴,因为大家互相认可。”《中国好声音》2021总冠军伍珂玥而短视频的日益壮大冲击的是整个长视频领域,无论网综、台综都无法逃避。《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各个细分领域中,短视频的用户使用率最高,为88.3%,用户规模达8.73亿。当受众习惯15秒之内精准捕捉一首歌曲最“上头”的部分,在娱乐时间愈加碎片化的今天,谁还愿意给音综留下一首歌的时间?去年《好声音》曾主动拥抱短视频,首次将节目全网独播权落户短视频平台,由旗下矩阵产品联合播出。今年,节目又重新回到爱优腾的怀抱。“首先,从整个传播影响力上面,三大平台肯定是最大的,毕竟十周年这个重要节点还是有必要再回到长视频平台。其次,短视频的运营逻辑和我们节目还是略有不同,比如在一分钟之内快速获取音乐的重点,可能《好声音》还不是那种气质的节目。短视频上的音乐有一大半娱乐功能,它被各种解读,配上一些趣味的、鬼畜的剪辑,帮助了一些可能曾经不是那么火的歌,突然传遍大街小巷。当然,这种方式会消减歌曲本身传达的感情意义,而且迭代非常快,一首歌唱不过三个月可能就被换掉了,实际上很难创造经典,因为歌曲的内核已经不重要了。”长视频平台对《中国好声音》2021总决赛的推荐至于《好声音》还能传播多久,是否能迎来下一个十年,金磊坦言自己也不知道。“我们每年都是如履薄冰。”“《好声音》就像是一碗蛋炒饭,或者番茄炒蛋,可能是你爱上美食的最早一个基础,用最朴实的材料,但是是你永远忘不掉的一道菜,时常想起就会去吃。”在他看来,只要每年都能找到代表当下的、最鲜活的年轻学员,就有继续做下去的信心。他反而更担心导师的未来人选。几年之后,华语乐坛是否能有新一批有才华、有作品、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音乐人,坐在那个位置,和新生代充分交流,一切都是未知。《中国好声音》2021总冠军伍珂玥和她节目中的音乐导师李克勤喜欢本文,别忘记点个“在看”支持一下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