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畅游河北#
历史变迁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部约20公里处,面积近14平方公里,核心区保护范围3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约84平方公里。邺城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首批重点支持的36处大遗址之一,历史上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是都城规划肇始地、建安文学发祥地、佛学弘传中兴地、多元文化碰撞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承载,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独特地位。
“邺”作为地名,起源于黄帝之孙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封地,距今已有4000余年。公元前658年,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首筑邺城。战国时期,魏文侯以邺城为陪都。一代廉吏西门豹、史起先后为邺令,革除陋习,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邺城很快成为繁荣富庶、易守难攻、交通便利的战略要地。
公元204年,曹操按照王都的规制大规模营建邺城,并作为其统一北方、兼并群雄的根据地。曹操为增加城市功能,先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铜雀、金凤、冰井”三台,建置了大型官营手工业作坊,开设了专门用于商贸流通的商业市场,邺城迅速成为全国文化、经济、军事中心,开启了邺城作为六朝都城的序幕。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