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对琵琶曲《十面埋伏》的发展浅析

作者:陈和蕾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摘 要:谈及琵琶乐曲,大多数听众的第一反应莫过于《十面埋伏》、《高山流水》和《春江》这几首古曲。那么在要弹奏这些曲子,就先要明白这些曲子的定义和内涵。传统的琵琶乐曲可划分为“文曲”和“武曲”两大体裁。文曲的速度较为缓慢,旋律抒情优美且节奏缓慢稳定,常用推拉吟揉等技巧,靠的是左手的功力。能够描绘出如诗如画的情景和抒发作者内心细腻的情感。《诉-琵琶行》与《汉宫秋月》、《大浪淘沙》等曲目最具有文曲代表性。而武曲则截然相反,它的速度通常较快,旋律和节奏复杂多变,艺术形象鲜明,需要左右手配合演奏,主要以右手的扫弦为主,善于表达激烈的情绪和雄伟的气势,有时还带有分段标题,使得乐段分明和曲目结构完整,像《龙船》、《霸王卸甲》和《十面埋伏》等。其中《十面埋伏》是最具代表性也是流传最久远的琵琶古曲。

《十面埋伏》这首曲目描写的是当年楚汉相争在垓下决战的历史场景。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据《史记》载,在垓下大战中,刘邦的汉军以30万的大军包围了只剩...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