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对中国当代文学农民英雄人物形象塑造问题的一点思考

作者:皇甫风平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摘 要:农民英雄人物的塑造是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文学中心事件之一,并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意识形态。规范要求农民英雄人物必须“放在矛盾的主导地位”,必须写成“进攻的性格”,是“叱咤风云”的形象。农民英雄人物的塑造存在着严重的英雄化倾向。

英雄人物的塑造,早在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已经提及。1948年冬召开的东北文代会上已经明确提出创造“新的英雄人物”的口号。20世纪50年代,体制化文学建立起来之后,英雄人物的创造才真正掀起高潮。《文艺报》就开辟了“关于创造英雄人物问题的讨论”专栏。1953年第三次文代会上,周扬在大会报告中介绍、倡导了马林科夫的典型理论。这样,马林科夫的典型观在这一时期被中国的“典型”论者奉为圭臬。典型亦如苏联那样,被概括为一定社会力量的本质,典型的创造被简化成...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