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考释了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疑难和易生误解的语词,共四例,通过与《三国志》 中《魏书》、《吴书》 部分进行比较,并参考同时代古籍进行考证,对此四例进行阐述。
一、《三国志》概述
《三国志》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一部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是三国分立结束后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而《蜀书》只有十五卷,仅占全书篇幅的六分之一,这是因为在三国时期的魏、吴二国都设有史官,史料较为丰富,尤其魏国继承了东汉王室,如王沈《魏书》、鱼豢《魏略》等有关魏国史料,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等,这是陈寿搜集史料的重要来源。相对而言,蜀国所载史料较为缺乏,也造成《蜀书》所记载的人物事迹等内容较为简略。
二、语词考释
准确理解《三国志》内容是我们进一步探索其文献史料价值的基础,但我们发现其中许多词语容易造成歧义,本文以《三国志·蜀...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