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浅析古代虎子造型装饰艺术

作者:王蔚波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子是一种盛器,因其形如虎而得名,至于用途,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解释,主要有两说,如东汉郑玄曾谓:“亵器、清器,虎子之属。”也就是说,虎子这种器物,既可作便溺之用的亵器,又可作盥洗之用的清水器。现代考古资料表明,此说似有一定道理。虎子起源于东周时期,青铜制作,初成虎形,至汉代已有陶瓷虎子且比较象形,后风行于六朝,青瓷为主,更加具象。当时使用虎子应多为有钱人家或较高身份者,具有祈望多子多孙及去邪避灾的含义。其总体造型基本一致,每个时期器形及细部刻画有所不同。它的出现,成为虎形文物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品类。

迄今我国所见年代最早的虎子,是1985年4月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春秋晚期墓中出土的铜虎子。器身椭圆中空,作虎形伏卧状,头部有一前凸微翘的圆形流口,提梁自臀部与颈肩相连,恰似长尾上卷,全身素面,惟有两侧分别铸有两只蜷曲的浮雕式兽足。有关专家从与这件青铜虎子一起出土的铜...

东周时期楚国的木雕彩漆虎子,形态生动,也是国内所见较早的同类器物之一。1980年10月,在湖南长沙五里牌3号墓,出...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