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晚清以降,钟山书院异动、变迁不断,进入了波折起伏的变革阶段。钟山书院一度在门东开辟新址,不久又回迁至城内原址,其各项制度的运作实态,如经费、考课、祭祀、藏书、刻书等,均有异于清中期之处。随着内外形势突变,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更加深化,钟山书院的学术流变也在不断推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书院改革进入高潮,钟山书院最终被改为江南高等学堂。晚清钟山书院的变革历程不仅说明了其影响力,还反映出传统书院转型的复杂与艰难程度。
乾嘉时期,钟山书院被誉为“海内四书院之冠”[1],成为清代书院中的佼佼者。晚清以降,钟山书院异动、变迁不断,进入了波折起伏的变革阶段。学界目前对晚清钟山书院的运作实态与变革历程并不十分清楚,甚至存在着误解。本文力图研究晚清钟山书院的选址、运作实态、...
一、晚清钟山书院的选址问题
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大军攻占江宁,钟山书院被毁。同治三年(1864),清军克复江宁后,曾国藩等人即着手...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