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心雕龙》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无法逾越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其理论思想深刻影响了诸多后世文论思想的形成。《物色》篇在其中占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对《物色》篇的研究前人极尽详实,学界主流看法认为《物色》一篇已有较为成熟的情景交融思想,其对于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关系的阐释打破了六朝文艺理论的桎梏,以“物-情-辞”三者的关系构建了一种经典的文学创作模式。文学的创作模式固然与影视的创作模式截然不同,但两者共有的艺术创作逻辑和审美功能为其互相借鉴提供了可能性。
一、《物色》篇定位及内容问题
前人对于《物色》篇的研究产生了诸多不同的观点,诸如主流的情景交融说、心物交感说、移情说等。以心物交感说为例,王元化先生在《文心雕龙讲疏》中指出《物色》篇“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心物二者关系所代表的是创作实践过程中的主客体二者关系[1];张利群先...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