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略谈词牌名的文化内涵

作者:王继红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一谈到词,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它那韵律整齐、琅琅上口的语言所蕴含的浓厚情感和文化底蕴。而对于词牌,很多人只知道它是填词时用的曲词名称,规定着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词的曲调大约有一千多个,因此词牌的名称也很多,仅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几十个。当我们追溯这些词牌的渊源时,却发现每个词牌名都有动人的由来与出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些词牌源于古诗词名句,截取诗词中的几个字而得名,这种词牌所占比例最大。

《如梦令》。我们都知道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名篇。其实,《如梦令》原名为《忆仙姿》,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制曲,后来苏轼嫌其名不雅,于是就取李存勖《忆仙姿》尾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中的“如梦”而改名为《如梦令》。

另外,如《点绛唇》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出自江淹诗句“白雪凝...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