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吉林之子】钟东生:用家乡泥土塑造家乡文化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之声》



本期人物·钟东生



钟东生,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钟氏泥塑”(东生泥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民间文化艺术大师,长春工匠。

“我就是一个玩泥巴的人”。这是钟东生经常对人说的一句话。钟东生用泥人塑造表达的冰雪故事、神话传说活灵活现。不止赋予作品温度,还有灵魂。

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钟氏泥塑”的稀缺性,也因为对传统文的坚守和创新,钟东生的泥人作品多次在国内文化艺术展中获奖。东生泥人被长春市政府命名为“长春市民间工艺名品”, 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文化产业委员会评为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珍贵艺术品。钟东生本人也被评为“民间文化品牌艺术家”。




钟东生说——



那个时候采风跟现在完全不一样,我们现在还是习惯于面对面地咱俩去聊,完了之后把这些故事整理进行创作,对创作产生这种灵感。但是现在来讲这块比较难了,因为对那段文化历史了解,后来这些人就会很少很少。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多数都是跟这些老人去聊,这么多年就积累了这么多东西,听他们去讲故事。我们现在就是静下心来把这些所听到的故事,把它进行整理,把它整理成文案,要用我的泥塑艺术再现关东文化。


我们要想把它更多地文化展现而且让它渊源流长的话,我们就要给它更多的故事情节去创作它。比如说创作一些系列的作品。比如说冰雪系列的作品当中,我们融入现代性文化性的元素在里边,给人家一看,耳目一新。但是它还是用这种传统技法、传统文化来表现的。你不要老做很土的(作品)。时代在变,我们的技艺和我们的文化融合的一些东西也要与时俱进。


我喜欢孩子们。(和孩子们)共同在一起创作的时候,能激发很多灵感。你不能停留在你这个层面上。你一定眼睛不能往你上辈上来看,你要往下看,要看孩子们,因为他是未来的传承者。我跟他们经常在讲,泥塑的传承方式有很多,不一定你去当传承人,将来你可能去搞一些产业的模型设计,但是你是用泥做的,难道就不是泥的传承吗?所以说泥的传承不要就是做泥人。所以我们把手艺传下去之后,不管在将来,在哪个行业,它传承的都是这种我们祖传这种文化和技艺。有的人也在说叫人更多的记住东生泥人。我有的时候想,你记不记住东生泥人钟氏泥塑无所谓。但是你记住这种文化传承,这种精神、这种理念,足够了。




【记者手记


传承的灵魂在于创新


“万物泥中出”。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泥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土至为重要。它为人们提供粮食,为人类提供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原料 。

对泥土了解的透,把握的深,让钟东生一生沉浸于泥塑艺术中。

钟东生喜欢祖传的这门民间技艺。但他从不抱残守缺。为了让泥塑融入到当代生活中,融入到艺术长廊中,他乐于从当代汲取营养。即使是刚刚接触泥塑的孩子们,他也觉得,他们身上有很多东西可以借鉴学习。

他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有地方特色的东西就越有生命力。他的创作素材取材于白山松水,他也始终不渝地讲着白山松水的故事。用自己的双手去讲家乡的故事,用家乡的泥土去塑造家乡的文化。

对于传承,他有自己的理解:传承不限于技艺的复制,而应该是精神理念的接续。所以他在大学开设的民间工艺课受到追捧。

文化传承不拘泥于家族门户,而是敞开胸怀,拥抱未来。这样的非遗传承显然更有持久的生命力。





《吉林之子》为吉林广播电视台一档讲述吉林精英人生奋斗史的访谈类节目,本栏目宗旨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吉林,讲述当代,讲述中国”,即吉林典型的中国高度,吉林人物的中国故事,吉林声音的中国传播。





播 出 时 间

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AM738,长春FM91.6)

每周日17:30—18:00


新媒体及网络平台播出方式

“吉林之声”微信公众号(每周二,音频、图文)

“吉林之声”抖音号(抖音搜索:855496685)

吉林广播网“新闻综合广播”点播页面(http://fm916.jlradio.cn/)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吴玉军、王浩懿

审核:怀楠

监制:王林 郝峰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