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中国古代的咏竹诗

作者:田旭中 来源:《《 文史 杂志》 2024年3期》

摘 要:六朝时期,出现了比较完整的咏竹文学。唐宋的咏竹诗数量最多,质量最好。以刘孝先、杜甫、苏轼、文同、黄庭坚为代表的诗人把人的精神投射在竹上,使咏竹诗具有了鲜明的人格象征意义。清代郑板桥一生爱竹、画竹、咏竹,其《竹石》及《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表现出的独立不羁的人格自信与爱民勤政的高风亮节流传千古。

在商周甲骨文中,“竹”这个字形仿佛是下垂的竹叶,后来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汉字“竹”,其会意性仍然可见。大自然中,竹的品种繁多,姿态各异,形态优美,用途广泛。竹因其天然物性深得文人士大夫和书画家喜爱,或种竹、或咏竹、或画竹、或书竹,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咏竹文学艺术。本文着重就历代咏竹名诗作一些介绍。

早在《诗经》《楚辞》时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咏竹文学,但那时以咏竹器为主,属于对竹的自然描写,还没有上升到文学的高度;直到六朝时期,才出现了比较完整的咏竹文学。梁朝中叶后,咏物诗在雅好文艺的萧...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