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带着好奇心打开这本《淡紫色的霞光》的。我曾经仔细读过童老师的学术著作,在课堂上、会场上不止一次聆听童老师侃侃而谈,很想知道一位严谨理性的学者写出来的小说是个什么样子。我还知道这本《淡紫色的霞光》是基于童老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人物有原型,故事有自传色彩,也许通过这本小说可以管窥一位师长的私人生活场景。此外,我也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和儿子发生争执,书中涉及两代人之间的价值观冲突,也正是我目前的困惑,我想看看童老师反思剖析自己做父亲心路历程的一本小说,能不能治愈我的“家长病”。同时,我也会不自觉地把这本小说放在20 世纪80 年代的精神版图上,从一本小说走进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试图去发现这部学者小说关于80 年代的书写,与我之前看到的那些寻根、伤痕文学作家的小说有何异同;我试图通过细读,透视这抹“淡紫色的霞光”是如何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爱与痛的。
总体而言,这部小说给我的阅读感觉还是相当有意思的,童先生的创思与文笔一点不输于专业作家。故事的基本框架是:京城大学...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