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列棺阵阵 古冢沉香——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

作者:佚名 来源:《古月考古论史》

李家村是一个不足十户人家的小山村,隶属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群山怀抱中,潦河第一湾蜿蜒迂回,李家村就镶嵌在潦河北岸的河漫滩上。初冬的河畔芦苇金黄,微风拂过,野禽群飞,果蔬飘香(图一)。

图一 靖安潦河第一湾

我从修水考古工地带回的满身尘土尚未拂去,新的任务就接踵而至。一个电话的召唤,背起行囊,又启程了,我清晰的记得那是2006年12月28日。我没有设想此行会有什么收获,或许又是一次例行公事吧。但是,到达墓葬现场一小时后,我兴奋了。一个上午的奔波,到达靖安县城已是中午时分。午餐后,就直奔墓葬现场——水口乡李家村李洲坳。现场位于县城以西约十分钟汽车路程的水口乡李家村的一条柏油公路旁(图二)。

图二 墓葬远景

围着山包转上一圈,发现为孤立山丘,与东西两山高度一致,但互不相连。山丘底部直径30-35米,高约12米。在山包西侧,一新鲜洞穴赫然映入眼帘。穿着臃肿的羽绒衣,头顶着充电矿灯,从木梯下去。横向盗洞从西部向墓室中央打入,位置十分精准。洞穴斜向下,长约8米。8米尽头,有一小型猫耳洞,可容一人蹲着。洞内有盗墓者留下的水桶,壁上有未烧完的蜡烛,一凹处还有一对白手套。猫耳洞边,横洞改成竖洞。竖洞直接向下,深达3米。盗墓者从横洞用木梯向下进入竖洞,对墓葬进行盗掘。坑底散落数块残断的棺板残件。泥泞的盗洞内,周壁渗水,寒气逼人。环顾四周,发现四周围明显的填土。棺板与填土交界处还有一层厚约10厘米的白膏泥层。用钢筋在坑底不同部位试探,发现均有木板。以及保存很好的丝织品残片,那是盗墓者从墓葬中挖出而抛弃的。 根据初步考察,这可能是一处春秋战国至西汉初期的楚国大型墓葬,此墓之前可能没有被盗过,即使有也不可能完全把随葬物品带走——这可能是江西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同时期墓葬。压抑住内心的激动,我告诉靖安县博物馆,做好一切保护工作,保护好现场。2007年1月4日,省文化厅又组织专家到现场进行勘查、论证。勘查工作进行得顺利周详,流失的文物也全部追回。根据文物特点,专家们普遍认为与1979年江西贵溪龙虎山崖墓出土的文物特点相似,时代当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距今2500年左右。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