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试论 《 三国志 演义 》 建阳刻本的分化

作者:刘海燕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摘 要:在明代《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中,福建建阳刻本呈现出多种面貌,版本数量多,文本风格各异。成为明代《三国志演义》版本中独具特色的一枝。本文试图分析这些建阳刻本的文本特点,从文本比较中看出刻本之间的分化,并试图探索《三国志演义》的早期文本面貌。

现存明代二十多个建阳刻本《三国志演义》,在文本风貌上并不统一,除了在小说文本上有署名“静轩”诗、“(花)关索”故事的差别外,叙事文字的繁简各不相同。学术界一般按照文字的繁简将其可以分为繁本和简本两大类[1]。其中繁本有叶逢春本、双峰堂本、郑世容本等;简本有熊清波本、熊佛贵本、黄正甫本等。另外有一些版本则兼有繁本、简本的风格,如费...

首先,卷端题署。在建阳刻本中,很难找出如嘉靖元年序刊本那样工整的题署:“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