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基、文明之源。江南一隅,从良渚时期起就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在水利开发中,荒地得到开垦,洼地变为良田,经济南北交往,文化东西交融。
良渚水坝——
5000多年前,江南大地上的先民逐水草而居,并与水患展开不懈斗争。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位于古城西北方向,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影响范围约100平方公里,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等11条人工坝体,以及天然山体、溢洪道构成,可拦蓄13平方公里的水面,总库容量约4600万立方米,分别是杭州西湖的1.5倍和4倍,具有防洪、灌溉、运输等多种功能。
为选择建造水坝的最佳位置,良渚先民精心挑选位于东苕溪流域东南部大雄山、大观山与北部大遮山连线的分水岭。这里地势较高,可以有效避开雨季的洪水威胁,并有条件在52平方公里的积水盆地中建坝挡洪、蓄水。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