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美国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的新作《秘密花园》问世,这部小说被公认为是伯内特最著名、最成功的作品,且成为20世纪初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它三度被拍成电影、被制作成卡通片,两度被改编成音乐剧,被改编成的话剧于1991年获戏剧托尼奖。这部作品广受好评,美国作家玛格丽特·拉斯基(Marghanita Laski)称其为“我所见到过的最令人满意的儿童作品”。①
在《秘密花园》中,作者伯内特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儿童形象和成人形象,借助这些形象建立起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这一哲学可以追溯到16世纪意大利哲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布鲁诺的辩证哲学②明确指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经过相互转化,形成对立的统一。对立的双方不是分别处于两个互不相干的世界,而是一个整体。
本文试图从布鲁诺的辩证哲学观点出发解析《秘密花园》中儿童形象的二元对立关系、成人与儿童的二元对立关系,认为伯内特的《秘密花园》以二元对立的哲学思想为依托...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