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浅谈中国文学中的悲剧意象

作者:周晓维 来源:《草地》

象是外在的物象,是具体的;意是内在的感情,是抽象的。眼中之象,经过艺术的二次创作,寄托心中之意。水是生命之源,黄河、长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几千年前,孔子就曾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也曾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无论是在中国古典文学里,还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水”这一意象,更多地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一、阻隔

江河常常作为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一种阻隔的象征,有时候甚至是难以跨越的。这一含义,在先秦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流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心中的伊人,可能是所访之友,所求之贤,所爱之人。我与他之间,遥遥可望,而又被流水重重阻隔。沿着蜿蜒的河道,上下追寻,道路险隘而漫长,可望而不可即,一水相隔,惆怅不已。

“民间四大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里也用到了“水”来象征两人的爱情悲剧。东汉《古诗十九首》中讲述了牛郎...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