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拾残珍画扇面 感受“锦灰堆”魅力

作者:佚名 来源:《武进电视台乐活常州》


中国有一种传统艺术叫“锦灰堆”

在现代相对小众

但它蕴含的艺术魅力

可谓是博大精深

到底它有什么神奇之处

让我们去武进博物馆一探究竟



“锦灰堆”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盛行在山东地区,被称为“无意间打翻的字纸篓”,又叫“八破图”,起源于元代时期,是将一些古老的字画书法进行创作,变成了一个新作品。



清代,“锦灰堆”达到顶峰时期,瓷器、鼻烟壶、壁画以及雕刻都有锦灰堆的艺术形态。“锦”代表美好,美好的东西产生如同被火烧的残破效果称为“灰”,将残破的“美”“堆”在一起,大家的扇子有了各自的风采。




在博物馆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动手制作“锦灰堆”,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的学生用山水图作背景,用剪刀剪出不规则的轮廓,再用香薰点烫,烫出自己喜欢的效果。有的则把文人墨客的诗句点缀在扇子上,散发出书香诗意的浪漫。写诗、作画,随着自己的心意,遵循着“不相蹈袭”。在博物馆观展、创作,在“似是残破”中寻一份意境。




武进博物馆公共服务部副主任孙斌介绍,孩子们创作的“锦灰堆”借鉴了前人的古诗画和古字画,加自己的创作,变成了一个全新的独特专属品。



假期过半,博物馆的展览、活动精彩进行中,希望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朋友多多走进文博场所,寻得美好。


记者:陈寒秋 摄像:罗涛

编辑:陆彩芬

审核:凌云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