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重点评介荷兰汉学家柯雷研究当代中国先锋诗歌的两部著作——《粉碎的语言:中国当代诗歌和多多》和《精神、混乱和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他从一种相对独立的视域来观照中国文学,尤其是先锋诗歌的发展和裂变,将为囿于成规和偏见的国内研究者打开新思路、提供新方法。当然,我们也不避讳他的盲点和失误。在整个切磋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摆脱一种“后殖民”创伤心理。在今天,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加自然和平等的心态来理解海外汉学的优秀成果,并思考它们对于我们重写当代诗歌史的重要意义。
最早在1767年,欧洲就出现了《好逑传》的荷兰语译本。至1829年,《玉娇梨》通过法文版转译成荷兰语,在荷兰一个名叫莱顿的小镇出版。这座小镇在1575年(中国明朝万历三年)就建立了自己的大学——莱顿大学,它是欧洲历史最悠久...
本文的研究对象柯雷(Maghiel van Crevel),时任莱顿大学汉学院院长。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他长期致力于中国...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