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华夏人事东西文明:襄阳伏羲庙(伏羲文化广场)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文武智库》

紫盖山古称中岘,俗称琵琶山(形似琵琶)。位于襄阳城西南2.5公里,北临环山路,东与真武山相连,是虎头山的余脉。山北麓是通向南漳、保康一带的必经之地。《襄沔记》将万山、紫盖山、岘山,称为三岘,可见紫盖山的历史地位。岘山,位于襄阳城南的汉江之畔。原名显山,后为避唐中宗李显的讳,而改名为岘山。岘山自古都是襄阳城附近的一处风景名胜。

由于岘山的采石开发,对山体形成了巨大的破坏。襄阳市决定对山体进行生态修复,利用裸露的岩石,打造出了两个大型摩崖石刻雕像。其中伏羲摩崖石刻雕像,高度超过70米、长230多米。每个眼睛长9米、高2米,一个鼻孔就可以容纳10个人,是我国最大的山体人像雕刻。在伏羲摩崖石刻雕像以南,还有一座孟浩然全身雕刻。同时在雕像前面还建设了一个伏羲文化广场。

据说伏羲陨落之后葬在南郡襄阳的岘山中。世人为了纪念这位远古的伟大帝王在襄阳的紫盖山上修建了石头建的伏羲庙,庙中立有伏羲石像一尊,庙前有石制牌匾一副。直到...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