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终南山作为中国道教思想的发源地,在唐代极受关注。唐王朝出于政治目的在此修建了不少道观,道教徒众多,道教文化氛围浓厚,现存的数十首唐代咏终南山道观诗也留下了唐代道士与诗人独特的宗教活动状态和精神面貌。初盛唐时期的终南山道观由于皇室的特殊尊崇而具有浓厚的庙堂色彩,吸引了不少崇道隐逸的文士赋诗歌咏。中唐文人热衷终南山道观,常抒发其对山中采药炼丹、服食求仙的热望。晚唐文人的相关诗作渐少,对终南山隐士更为关注。这些诗歌赋予了终南山特殊的道风仙趣和神秘色彩。
基金项目:西安文理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陕教位字[20116]号)。
终南山有着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道教的核心经典《道德经》源于楼观台,使终南山成为中国道家和道教思想的发源地,并被道教奉为“天下第一福地”,终南山的别名太乙、太一、太壹等称呼均有鲜明的道教色彩。唐朝建立以后,唐高祖李渊为了提高皇室地...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