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比如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另外,“吃”还跟许多节日联系在一起,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名目繁多,可以说,“吃”贯穿在人生的各个领域里,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从而构成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饮食文化现象。
有趣的是,许多与饮食有关的概念、词汇都普遍地渗透到社会交往的活动中,用以形容一种情感或思想,也就是说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其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境。如果系统地研究饮食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大...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