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堵胤锡谥号考辨

作者:孟欣鹏 来源:《《 文史 杂志》 2024年6期》

摘 要:谥号关乎教化、政治作用,是等级身份的象征,臣子的谥号往往最能反映时人及后人的评价。堵胤锡作为永历朝重臣,为南明抗清事业立下汗马功劳。他逝世之后,永历帝赐其谥“文襄”,后改谥“忠肃”。然而,《岭表纪年》《明史稿》《明史》等书记载其谥号为“文忠”,其文集亦称为《堵文忠公集》,且清代有关谥法书籍并未记载其改谥时间和缘由,其“文忠”谥号应为史籍记载之误。

堵胤锡(又称“堵允锡”,1601—1649)字锡君,更字仲缄,号牧游,宜兴(现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人,明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先后任北关榷使、长沙知府。明亡后,堵胤锡依次在弘光、隆武、永历政权处任职,于南明永历政权时任文渊阁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节制各路兵马。堵胤锡收编李锦、高一功所率大顺军残部,建立忠贞营,并在此基础上于永历二年(1648年)收复湘西、湘南,取得“草坪大捷”[1]。然而,永...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