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成帝时,虽然重新规划建设了建康都城,但由于东晋政权的流寓性质,长时间内没有放弃恢复中原的宏伟大志,因此终东晋之世,建康城虽有过三次修缮,但都城的规制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动,双阙、明堂、南北郊坛等重要礼制建筑也没有建成或完善,甚至都城城墙都是由竹篱围成,城门也是竹木结构,完全没有想象的那么宏伟。然而,进入南朝以后,尤其是在刘宋孝武帝时期,建康都城的改制措施频繁出现,各种礼制建筑及观念上的外郭空间最终形成。
作为中国南方政权的都城,必定会为周边国家的使臣建立“客馆”。倭国使臣来到建康后,住宿及各种外交礼仪活动也应该在“客馆”中进行。
东晋时期的客馆,据唐人许嵩《建康实录》卷十九载,“宣阳门内过东即客馆省、右尚方,并在今县东一里二百步”。王志高《六朝建康城客馆考》认为“客馆省”作为衙署是不存在的,并依据《宋书》卷六十九《范晔传》中的片言只语认为,主持来使的部门...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