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诗经》中的“思”字有虚词、实词之分,对诗义、诗韵起了重要作用。在语法层面上对应着三种此类功能:动词、名词、助词。通过描写“思”在《诗经》中的句法分布,结合《诗经》中“思”字出现的语境、诗句的意义、诗的特点及韵脚等,分析“思”字的词性及意义,并分别例举说明以帮助对《诗经》本义的理解。
“思”字于《诗经》原文中出现107次[1]。就词性看,“思”字有虚实之分,作实词有动词、名词之分;作虚词,有语气助词和音节助词之分。就其在诗句中所处位置看,“思”字所处位置多变,前后有倚助词、名词、形容词、动词者。
若“思”字處句末,则又有入韵不入韵之分。《正义曰》:“……之、兮、矣、也之类,本取以为辞,虽在句中,不以为义,故处末者,皆字上为韵。……亦有即将助句之字,以当声韵之体者,则‘彼人是哉,子曰何其’,‘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其虚其徐,...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