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河北泥鳅养殖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建议

作者:李中科 来源:《河北渔业》

泥鳅肉细味鲜, 营养丰富, 具有调中益气, 壮阳收痔等养生功效,被称为淡水“人参”, 深受国内及东南亚地区消费者的青睐。泥鳅因其具有鳃、皮肤、肠道三种呼吸方式,可适应低氧环境,饲料容易解决,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市场规格要求不高等固有优点,成为养殖者眼中宠儿。在市场需求不断增大的刺激下, 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养殖泥鳅热,2014年全国养殖产量达到了32万 t。河北省适于养殖的自然水域及池塘等水体丰富,现有池塘稍加改造即可用于开展泥鳅养殖。

河北省泥鳅养殖2010年前基本处于套养和自然混养状态,人放天养和自生自养。2010年至2015全省泥鳅养殖产量逐年递增,2015年达到2 700多吨(图1)。

2014年河北省养殖产量以2 580 t位列全国的第十三位。养殖面积逐年扩大,2016年全省发展到近267 hm2。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养殖产量的逐...

1 河北省泥鳅养殖产业发展情况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