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仁者,人也

作者:佚名 来源:《月读》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以尊重彼此、互亲互爱为准则,仁者爱人、以德立人,就是这一理念的真实写照。那么,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究竟起源于何时,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呢?

“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源流

“仁”是儒家十分推崇的一种道德品质,从孔子开始,就把“仁”当作对个人道德的最高评价。为了向弟子解释何为“仁”,孔子可谓费尽了心思。《论语·颜渊》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樊迟的对话:“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是“仁者爱人”一语最初的由来。

樊迟是孔子晚年的重要弟子,名列“七十子”,他曾多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含义,孔子每次的回答都有所不同,各有偏重。比如此次以“爱人”为答案,就是强调“仁”这一概念中“泛爱众”,即“爱他人”的一面。这一理念也为孔门的后学所继承,孟子就...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