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沈从文乡土文学观念的发生与自觉

作者:李玮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沈从文乡土文学观念的发生与徐志摩有密不可分的联系。1925年底,徐志摩高度评价了沈从文的《市集》,这同时也是对沈从文乡土选材和散文诗化叙述手法的肯定,对今后沈从文文学创作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1926年底《筸人谣曲》的整理发表标志着沈从文乡土观念的自觉。但发生与自觉并不代表成熟,20年代末,沈从文乡土文学观念才趋于成熟。

沈从文用一支饱含温情的笔将往昔记忆中的故土移到纸上,建构起灵动秀美的“湘西世界”。他塑造的“乡下人”形象,在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别人无法替代的独特认识价值”[1](278)。因此,沈从文被认为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这种乡土文学是“沈从文式”的,它既不同于20年代在鲁迅“改造国民性”统摄之下的“侨寓文学”,也不同于30年代关注乡土生活中阶级斗争的左翼乡土叙事。这个世界有“神”存在,一切都是有灵性的,当然也存在隐忧和哀愁。“正是从...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