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历史探索:河南、河北及其他省份地名中含有“丘”字的历史内涵

作者:佚名 来源:《历下论史》

丘,本义为:土之高地,非人所为也。丘从最初非人为的山陵、山丘、沙丘,逐渐演变到人为建造的丘居、废丘、坟丘等。上古时期,黄河中下游、济水流域、淮河流域地处平原,河水丰富,溢流汇聚而成众多大泽,古人临水而居,在地势高的地方农耕而居,为“丘居”,不适合居住废弃后称“废丘”,死后建封土堆为“坟丘”。

现在很多中原省份的地名中仍带有“丘” 字,比如:河南商丘、封丘、沈丘;山东章丘、安丘; 河北任丘、内丘;山西灵丘等等。而历史上带“丘”字的地名更是数不胜数,地处中原核心的山东 、河南两省尤为集中,现在大多已经废弃不用。

河南之丘,历史悠久1、商丘,商人始祖契(阏伯)居住地,故称商丘,今商丘睢阳区。阏伯是帝喾之子、帝尧的异母兄弟,帝喾把阏伯迁居商地。尧称帝后,封阏伯为火正,被后世尊为火神,后又被赐封在商地建立商国,阏伯是商人始祖。【商丘县志】载:阏伯之墟即商丘。阏伯被父亲帝喾迁于商地,...

购买阅读全文>>